記憶很複雜,但簡單來說,它們就是透過突觸彼此連接和傳遞訊息的神經細胞;這些細胞會透過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味覺彼此連結和影響來強化記憶。

而對於學習語言來說,我們可以歸納出「語音迴路」(phonological loop) 與「記憶錨點」(memory anchors)。

語音迴路又稱為「語音法」,是透過不斷的重複讓聲音烙印在腦海裡,相信你我都有這種經驗,像是常常突然哼起某一首音樂,或一直對強力播放的廣告歌曲有非常深刻的印象。但對學外語來說,單純重複聽一個音檔或影片還是很難進步,因為如果沒有真正地了解聽到的句子,即使可以大概了解其中的意思,也不太可能有效地學到新的文法跟單字,這跟語言學習的「可理解輸入」學說有關。

記憶錨點則是試著在學外語的過程中不斷創造印象深刻的記憶點,例如談話的內容、聲音、週遭人群的氣味、顏色、形狀、環境本身等等。這些大量的記憶錨點在腦中建立之後,我們便很難忘記這樣特殊的場合。因此當你每次跟外國人聊天時,許多你犯的單字、文法錯誤時常都可以比較有效率地記下來,當你下次再講到相同的字時,就比較不會犯錯。

因此在學外語時,可以試著綜合以上兩種方式,在平時自己練習時先累積語音迴路,並在與人交談時創造記憶錨點。

如何改善自己的記憶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接收到大大小小的資訊,而如何讓這些資訊成為長期記憶的關鍵就在於讓他們變得有意義。我們每天會忘記這麼多瑣碎的事情的原因就是我們大腦習慣於簡化大量資訊,並將重要的資訊脈絡性地串聯在一起,這包括你硬背的單字和對話。之後,大腦會在我們睡眠時幫我們做兩件事:強化重要的記憶、清理瑣碎資訊,因此除了要有脈絡地學外語之外,最好還要維持足夠的睡眠。而針對長期記憶,我們還能分成以下幾種階段:

1. 語意記憶 (semantic memory)

舉凡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等等一般知識都是語意記憶。譬如你現在正在學日語,你學到如何用日語打招呼,那麼這些打招呼的用語都屬於語意記憶。

2. 情節記憶 (episodic memory)

假設你把這些日文招呼語主動地與朋友互動、對話、和街坊鄰居打招呼,那這些招呼語就會變成比較長久的「情節記憶 (episodic memories)」。

3. 程序記憶 (procedural memory)

如果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徹底地實踐日語學習,譬如說住在日本當地、或是自己打造全日語的學習環境等等,那對日語的記憶就又會更上一層樓變成「程序記憶」。

我們的母語也是存放在程序記憶裡,不管是遭遇意外或是失去記憶,程序記憶都依然存在、不大會受影響。因此,如果你能將外語存放在程序記憶裡,那就不太需要擔心會忘記了。

腦袋裡的回音

認識了記憶的階段之後,我們該如何進一步地利用「回音法」和「記憶錨點」讓外語學習有效果呢?方法就是透過持續聆聽外語與透過對話來創造記憶點,讓新的外語知識烙印在腦海中!這就是史蒂芬·克拉申博士 (Dr. Stephen Krashen) 所謂的「腦袋裡的回音」 (the din in your head)。

腦袋裡的回音對語言學習非常有幫助,也是把外語轉化成長期記憶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如果你想體驗這種感覺,透過註冊 Glossika 平台,有新舊句子的預習和複習,還可以在通勤、等朋友或運動等瑣碎時訓練外語,讓外語在頭腦裡來來回回,就像朗朗上口的廣告歌一樣,想忘記都很難!

Glossika 有滿滿的外語聲音檔,立即註冊使用「回音法」學外語

免費註冊 Glossika


延伸閱讀

1. 英文原文:The Phonological Loop

2. 善用外語習得理論、跟述練習和回音法

3. 如何在家打造沉浸式外語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