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們是 Glossika 團隊!

你可能聽說過 Glossika 有提供很多種語言、有很多句子等等,甚至有人會說 Glossika 很有效,但是訓練會有一點點痛苦?透過這篇文章,我們想帶你一起深入了解為什麼透過 Glossika 你可以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增進自己的語言能力!

文章涵蓋以下章節內容,可以依序往下讀或直接點擊你最有興趣的段落開始:

Glossika 是什麼

學習的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實際運用」,學習語言當然也是,「具備知識」和「實際運用」是有差別的。我們很常聽到學習者提到他們知道很多目標語言的知識 – 文法、時態等等,但仍無法「實際運用」這門語言。市面上的 app / 課程 / 書本大多偏向基礎入門,和實際運用在日常生活中所需具備的程度有很大落差。

而 Glossika 最擅長的就是把「具備知識」和「實際運用」這兩端連結起來。

Golden Hour at the Bridge
Photo by Michal Pechardo / Unsplash

我們會帶你練習上千個經過精挑細選的句子,這些句子會逐漸變難,但不會難到讓你卻步。你不需要花時間去記各種動詞變化,在 Glossika 你會花一半的時間訓練你的耳朵 (聽力),另外一半的時間訓練你的嘴巴 (口說)。我們認為反覆練習是奠定自信的基礎,而且大腦會在這個過程中自行吸收和理解新的東西,前提是如果你給大腦夠大量的接觸。

完成 Glossika 的訓練之後,你就能開始閱讀書本、看電視、開啟對話等任何你想要運用目標外語所做的事情。這個訓練過程不會是輕而易舉,但這些目標都是做得到的。要做到這個目標,我們只需要你的「堅持」。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和心力打造巨量內容和建立演算法,你只需要點擊「學習新句子」和「複習」然後確實的練習每一個系統準備的句子。

Glossika 適合 / 不適合什麼樣的學習者

Glossika 適合有以下學習經驗和特質的學習者:

  • 你在學的目標語言跟你的母語相近
  • 你已經有學過幾種語言的經驗了
  • 你已有一點點這門目標語言的基礎,但還沒有熟練到可以在外使用
  • 你是較為獨立的學習者,不排斥自己研究和學習

Glossika 不像是一般入門教材會用非常大的篇章介紹各種概念細節。我們依照難度將 Glossika 的句子分成 12 個等級,然後每個等級再分成不同的結構;否定句在這裡、講述方向的句子在那裡、帶有量詞的句子排在更後面等。我們提供非常有效率的方式幫助你沈浸在「已編排」過的外語環境裡。

Glossika 較不適合這樣的學習者:

  • 你的目標外語與你已經會的語言差距非常大
  • 不喜歡重複性高的學習方式 (在 Glossika 你找不到花俏的功能和遊戲,因為我們用最快、最有效率的方式帶你達到目標)
  • 完完全全的初學者 (我們不教文法;市面上有很多高品質的文法學習資源可使用)
  • 如果你對語言學習是完全的門外漢,現階段的 Glossika 可能不適合你

如果你是上述的學習者,我們推薦你先找其他的方式掌握基礎內容!你可以找專門教學基礎內容的 app、找個家教老師或乾脆看入門教科書。你不需要把所有細節都記起來,只要知道個概略就足夠了。

直到學到一個程度,你會發現好像遇到了瓶頸;花了很多時間使用 app,但好像沒有得到預期的進展;你記了很多規則,但還是感覺不太有辦法自在開啟對話... 這個時候就是嘗試使用 Glossika 最好的時機。我們會帶給你上千個句子來學習字彙和句型結構,隨著練習的時間變長,文法的細節都會自動被串起來。

就像你去健身房運動一般,你的外語肌肉會開始成長。不需要很久的時間,你就可以開始自在用外語做些好玩的事了。

為什麼某些語言用 Glossika 的方法學習效果更加明顯?

我們認為只要找到你目標語言的程度,持續餵給你 (a) 你可以了解掌握的句子 (b) 逐漸變難的句子,你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吸收進去。在此要強調的是:要給足你大量的接觸,大腦才能夠自行吸收和理解。

而為什麼某些語言用 Glossika 的方法學習效果更加明顯?

我們用個非常簡化的句子來舉例:

英文和西班牙文對照起來非常相似,而日文和英文相比起來則像是鏡射。換句話說,因為英文和西班牙文的相似度高,所以如果你的英文程度相當好或是母語是英文,學起西班牙文就不會像是從零開始。

總的來說:

  • 語言之間的對比可以讓你輕鬆地抓到規律
  • 相似程度越高的語言越容易察覺和學習

Glossika 的訓練長怎樣

這是一個帶你快速了解 Glossika 訓練的小短片:

學習總覽 – 00:19 | 學習新內容 – 00:31

首先,決定你想要「學習新的內容」還是「複習學過的內容」

  • 學習新的內容:你會拿到五個適合你程度的新句子,每個句子會練習五次
  • 複習學過的內容:Glossika 會根據演算法推薦該複習的內容給你

你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有很多可以自己調整設定的地方:

  • 分級測試: 找出最適合你的程度
  • 學習模式: 你可以選擇紮實鍛鍊聽說讀寫的「完整練習」,也可以選擇著重在聽和說的「純聽模式」
  • 模式設定:你可調整語音播放速度、是否顯示母語文字、調整語音之間播放的時間長短等

Glossika 的學習論點和演算法

Glossika 的目標是幫助使用者用最快的方式將目標語言提升至流利程度。對此,我們有四個思考的角度:

  • 傳統的學習方式出了什麼問題?
  • 到底要怎麼學語言才能真正有進展?
  • 你要怎麼知道下一步要學什麼?
  • 你該在多久之後複習?怎麼決定複習頻率?

傳統的學習方式出了什麼問題?

傳統教育上,教育者會評估課堂上必須做到的進度,然後去計劃要教學的內容是什麼。每位教育者會需要數年的經驗才能有效的判斷,但無論有幾年資深的經驗,每位老師都會遇到一樣的問題:每個班級都不一樣且每位學生也都不一樣;每位學生具備的知識不同,程度和學習動機不同、目標不同、在生活上遇到的人事物也不同。老師必須不斷地思考整體課堂所需,盡可能提供給每位學生最合適的學習內容。

課堂無法針對不同學生提供個人化的教學,老師僅能以全體為單位去設計教學。想學得更快和想慢慢學的學生就會被犧牲了。學生不太敢在課堂上犯錯、為了考試而讀外語、學生大多被動聽講,很少有機會確實地跟老師練習外語。

Glossika 可以提供最棒的個人化學習內容和經驗給學生,解決傳統教育方式遇到的問題。

到底要怎麼學語言才能真正有進展?

很多學習者都卡在相當尷尬的程度;曾經上過課堂或是使用完語言學習 app 的基礎內容,具備一些能力但是又無法真的用這門語言去做自己想做到的事。

要怎麼從這樣的程度進階到下個階段?

學習語言的方法有很多,Glossika 是一種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如果去問語言學得好的人「你用什麼秘訣學習語言?」,你一定會得到很多不同的答案,就像這個很受歡迎的 TedTalk 也正是在分享這個主題:

要討論「秘訣」,其實要檢視的角度太多了:

  • 他們有家人是會說那們語言的嗎?
  • 他們是住在有講那個外語的地方嗎?
  • 他們是在教室課堂正規學習,還是自己學的?
  • 他們有在工作場合使用這個外語的機會嗎?
  • 他們平常就喜歡使用這個語言來吸收知識嗎?
  • 他們較外向還是內向?
  • 他們是獨立的學習者,還是傾向於看人家怎麼做就怎麼做?
  • 學習這個外語是他們想做的事,還是必須做的事?
  • 他們負擔得了家教或旅行的費用嗎?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資源和背景,你無法百分之百複製。

舉個例子,以下幾篇有深遠影響的研究皆是在討論用「完全沈浸」的方式來學語言,但這基本上就是指住在另一個國家:Ioup, G., Boustagoui, E., Tigi, M., & Moselle, M. (1994); Schmidt, R. (1983); Schumann, J. (1976)。我們推薦你有時間可以找來看看。用很簡易的方式來說,你身邊應該有這樣的案例:你察覺 Julie 的目標語言有很明顯的進步,因為他現在就住在講那個語言的地方,但是同樣住在那裡的 Wes 和 Alberto 卻沒有什麼進步。學習語言並取得進展並不只是「搬到那個國家去」那麼單一又直接的原因,把「搬到那個國家去」換成其他行動也都一樣。你需要採取很多的方式和工具,多管齊下督促你往目標的方向邁進。就像瑞士乳酪理論,每片乳酪都有小孔洞,你必須要疊得夠多才能把所有孔洞遮蓋住。

我想我們都能同意:

  • 那些外語學得好的人,肯定是花了很多時間「使用」那個外語 – 閱讀、跟人說話、點咖啡、用 email 溝通等等
  • 為了要能「使用」這個外語,這些人一定具備相當的能力 – 一個基礎學習者是不可能用外語開啟對話的

Glossika 擅長帶學習者突破障礙

我們相信只要你接觸到夠多的「可理解輸入 (comprehensible input)」— 你就絕對能夠進步。「可理解輸入」指的是「有一點點難,但還在你可以吸收的難度範圍內」的東西。語言很廣闊,學習者不容易在茫茫大海中抓到資訊,所以我們用一組組獨立的句子作為這個語言的縮影。「流利」很虛幻抽象,但是一組組的句子是明確可感知的。

你要怎麼知道下一步要學什麼

不管學習什麼領域的東西,我們都會遇到「我不知道我還不知道什麼」的問題。老師會大概知道你的程度、會需要突破的瓶頸、該怎麼突破瓶頸等,一個好的老師就像嚮導,幫我們指出方向,減少學習中遇到的挫折。老師要做到這樣,一定要了解「近側發展區間」的概念:

  • 一些我們可以自行理解的東西
  • 一些我們需要透過老師的引導才能理解的東西
  • 一些我們無法理解的東西,就算透過老師的引導也是

換句話說,學習是有「甜蜜點」的。這個甜蜜點便是「有利的難度」— 有一點點挑戰,但你可以做到而且會得到進展。這個標準會隨著你的進步而變化。

有經驗的老師可以評估學生的程度,知道他的下一步該怎麼走。在 Glossika,你可以不需要老師的評估,因為在你做 Glossika 訓練時,你也在告訴演算法「你知道了什麼」和「還不知道什麼」。不管你在哪一個程度、學到哪裡,總是會有一個「最理想的下一個句子」— 一個你可能已經會一小部分、可以自己學起來的句子。

這是我們打造 Glossika 的原因。

Glossika 是鍛鍊 — 需要耗費精神的,我們承認 — 但我們認為可視的進展帶來的學習成就感是更勝於玩語言遊戲的。

你該在多久之後複習?怎麼決定複習頻率?

「遺忘」在學習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 不管你多聰明、多努力、多有學習動機都免不了遺忘。

記憶曲線

遺忘曲線

在課堂上,老師仰賴經驗和學生給的回饋 (作業、考試、課堂上的互動) 來判斷學生在哪些學習環節卡住以及需要複習哪些東西。雖然老師對這些流程非常熟悉,但是每個學生卡住和需要複習的地方不同,老師也必須取捨在有限的教學時間中如何盡可能顧及大部分的學生。

而 Glossika 就沒有這些限制了。

我們有一篇完整文章介紹 Glossika 的複習機制,這裡列出幾個大重點:

  • 我們根據你的表現和學習互動判斷你對語言的掌握度
  • 我們根據你「初次看到一個句子的時間」和「最後看到該句的時間」來推算你的記憶程度
  • 我們根據廣大學習者的學習狀況來給予每種語言和句子難度權重 (對母語為英文的學習者而言,學習西班牙文要比中文母語者簡單的多)

我們用這些資訊來為學習者自動編列該學習和複習的東西,打造「間隔重複 (spaced repetition)」系統幫助學習者牢牢記住學過的東西。

備註:我們提供五種複習模式,其中兩種為演算法支援。你可以參考這篇文章「用你喜歡的方式來複習,提供給你 5 種複習機制!」獲得更多資訊

Glossika 的課程內容

你可以在網路上找到各種外語單字和句子學習資源。很多學習者甚至會將自己整理的筆記放在網路上與大眾分享,也有許多工具是運用了「間隔複習」的機制幫助學習者做自己的記憶小卡 (flashcard)。

Glossika 的大量句子訓練法看起來不是什麼革命性的學習法,但讓我們與眾不同的是我們精心安排和策劃的學習內容。

你在 Glossika 學到的每一個句子都經歷了三個主要製作階段:

  • 前期:語料標記
  • 中期:由母語人士親自處理的翻譯和錄音
  • 後期:音標和難度排序

前期:語料標記

我們廣泛搜集英文句子,嚴格的剔除掉不適合學習的句子 (可能高達 50% 被踢除掉了)。被保留下來的句子會再經過調整,讓語意更清楚也更有趣。接下來我們會對句子做三件事情:

  • 程度標記:每個句子會根據真實使用頻率被標記到合適級別 (總共有 12 個級別)。
  • 語意標記:我們會標記句中每個字或片語的語意。我們有超過 400 個語意標籤,像是「特徵」、「社會關係」和「法國文化」等。
  • 語法標記:我們會標記句中每個字或片語的語法。我們使用超過 150 個語法標籤判斷每個字或片語在這個句子中所提供的功能是什麼,像是「主事 (agent)」、「共格 (comitative case)」、「瞬時 (semelfactive)」等。

將這些資訊集結在一起,就成了讓演算法判斷難易度的客觀標準。

中期:由母語人士親自處理的翻譯和錄音

我們和來自全世界的母語人士合作翻譯和錄音。直到目前為止,我們總共有 65 種語言合計超過 40 萬個句子翻譯。

為了加速打造學習內容,我們建立了 Viva 來優化整個過程:

  • Viva 的內容創作者能參與現金分潤機制
  • 我們更能與世界各地的母語人士合作,不須受限於時間地點限制
  • 我們可以搜集到更多口音和更多種不同的表達方式

隨著內容增長,我們更能提供主題更廣泛的內容給學習者,也能提供更貼近個人興趣和目標的學習資源;想在東京取得機器人相關學位而學日文的學習者會走這條路徑,單純想看懂日文動漫而學日文的學習者則走那條路徑;不同的學習目標走不同的學習路徑,配合上個人化的內容推薦機制,幫助每位學習者用更快、更有效率的方式達成目標。

後期:難度排序和音標

前期和中期作業完成之後,句子會被排序進 12 個級別。在每一個級別中,句子會再被分類至用 14 個「技能」當中。

這個排序過程在兩個地方對你有幫助:

  • 在一個區間的句子裡的難度等級都是差不多的,隨著你持續進步到下一個區間,句子也會變得更難一些
  • 當你在練習特定「技能」的句子時 (例如「數量」),你會練習到類似的句子。就算你第一個句子沒有馬上掌握到,你也會再拿到其他類似的句子。

句子也會再經過「音標」處理。通常會有兩種音標形式,有些語言還會有其他音標 (例如閩南語的「台羅」或粵語的「耶魯拼音」):

  • 羅馬拼音:算是一種較為「鬆散」的音標紀錄方式,能幫助你迅速掌握發音。
  • IPA 音標:較為精準的音標紀錄形式。

整個內容打造過程耗費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我們對於成果非常滿意,會持續努力提供高品質的學習內容到更多的語言。

幫助你學得更快、説得更好!免費試用 Glossika

註冊一個 Glossika 帳戶直接體驗看看吧!我們提供七天免費試用,註冊帳號只需要你的 email,簡單快速!

Foo

如果你有興趣參與學習內容產製,歡迎申請加入 Viva
🦉 Glossika 團隊招募中!

🦉 追蹤我們的 YouTube / Facebook /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