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的密度可能是世界第一。動輒國立OO大學、國立某某大學,校名翻譯成外文的時候一定還不能忘記冠上「National」一詞。由於兩岸政治的因素,這些國立大學到對岸鄰國進行交流時,「國立」兩個字一定會被拿掉,不時引發我國民眾國格被矮化的憤怒。
到底外國人是怎麼看待大學冠上「國立」這種字眼的呢?這篇文章就跟大家談一談,「國立大學」的世界觀。
世界上的 National University
「國立大學」在臺灣的師生及家長心目中擁有很特別的地位,在國際上其實也是很特殊的存在,世界大學冠上「國立」之名者,明顯是少數。目前比較為人所知,英文校名冠上「National」的大學,大概是以下這幾所:
- 澳洲國家大學(ANU-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 新加坡國立大學(NUS-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 首爾大學(SNU-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但有趣的是,英文雖然都是 National,但中文譯名皆不相同。澳洲國大 (ANU) 的中譯是「國家大學」,首爾大學 (SNU) 通常不翻出來,只有新加坡國大 (NUS) 跟臺灣一樣採用「國立」字樣。不過這些都只是習慣性的翻譯名稱,校方未必有官方的中文譯名。
韓國全境有十所「國立旗艦大學」 ( 韓文:거점국립대학교/漢字表記:據 點 國 立 大 學 校),是為了國家區域平衡發展所建設的重點國立大學,英文校名都有「National」,但韓文原文並沒有「國立」字樣。例如:
首爾大學 | 韓文:서울대학교 | 漢字表記:首 爾 大 學 校 |
按照韓文翻譯過來的中文譯名因此也通常沒有「國立」,只有在少數情況下才會隨英文譯出。
隨著近年放洋澳洲的臺灣人越來越多,部分澳洲國大 (ANU) 的臺灣學生,或許是參照了日文的譯法,開始嘗試在華文世界將該校的翻譯名稱正名為「澳洲國立大學」,以強調該校的地位高於其他州政府籌辦的「公立」大學。事實上,臺灣早期對 ANU 的中文翻譯早已是「國家大學」,比起「國立大學」的譯法更顯獨特。
此外還有比較少人知道的,是越南的兩所國家大學:
河內國家大學 | 越南語: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 漢字表記:大 學 國 家 河 內 | 英文:Vietnam National University, Hanoi |
胡志明市國家大學 | 越南語:Đại học Quốc gia 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 | 漢字表記:大 學 國 家 城 庯 胡 志 明 | 英文:Vietnam National University, Ho Chi Minh City |
這兩所大學的中文譯名是直接採用越南語來翻譯,不需要考慮英文,所以大概也沒有什麼爭議。越南語的「Quốc gia」對應到漢字毫無疑問就是「國家」,英文校名中的「Vietnam」並沒有翻成中文。若欲按照英文,可能就要翻成「越南國立河內大學」之類,但這樣又違背了其越南語當中「國家大學」的原意。
越南是共產黨中央集權的國家,就算沒有「國立」之名,所有的公立大學都是教育部管轄的國立大學,而河內、胡志明市這兩所「國家大學」的地位更高於一般國立大學,是直屬於越南總理的機構。我曾經請越南的中文系學生幫我翻譯「國立臺灣大學」的證書,他認為依照河內國大和胡市國大的越語句型翻作「Đại học Quốc gia Đài Loan」(漢字表記:大 學 國 家 臺 灣)並不正確,因為「國家大學」和「國立大學」在越南人心目中是不一樣的。
National University 的凋零
在大學校名冠上「National」相關字樣(包含 Imperial)的全盛時期,大約是 19 世紀末到 20 世紀中葉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前,為的是展現帝國主義、軍國主義的權威,並強化民族主義的國族認同。
最有名的就是大日本帝國轄下的九所帝國大學:
- 1886 東京帝國大學(現:東京大學)
- 1897 京都帝國大學(現:京都大學)
- 1907 東北帝國大學(現:東北大學)
- 1911 九州帝國大學(現:九州大學)
- 1918 北海道帝國大學(現:北海道大學)
- 1924 京城帝國大學(現:首爾大學)
- 1928 臺北帝國大學(現:國立臺灣大學)
- 1931 大阪帝國大學(現:大阪大學)
- 1939 名古屋帝國大學(現:名古屋大學)
一般人比較少知道的還有納粹德國在 1933 - 1945 年執政期間所改建的幾所「帝國大學」(Reichsuniversität):
- Reichsuniversität Posen (1941–1945) 波茲南帝國大學
(現在:Uniwersytet im. Adama Mickiewicza w Poznaniu 波茲南大學,波蘭) - Reichsuniversität Straßburg (1941–1944) 史特拉斯堡帝國大學
(現在:Université de Strasbourg 史特拉斯堡大學,法國) - Reichsuniversität Prag (1939–1945) 布拉格帝國大學
(現在:Univerzita Karlova 查理大學,捷克) - Reichsuniversität Graz (1942–1945) 格拉茲帝國大學
(現在:Universität Graz 格拉茲大學,奧地利)
德文的 Reich 一詞翻譯成「帝國」向來似乎有點爭議,因為它並不完全等於英文裡的名詞 empire 或形容詞 imperial,但華文界已經很習慣用德意志第一帝國(神聖羅馬帝國 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第二帝國(德意志帝國 Deutsches Reich)、第三帝國(Drittes Reich,非正式指稱納粹德國)等譯法,一時之間好像也有點不知道要怎麼翻譯成其他的詞語。
實際上,德文的 Reich 一詞相當於「民族國家」(英文:Nation State),也就是由「單一民族」所建立的獨立國家。這股風潮是歐洲中世紀英王、法王為了擺脫羅馬教皇控制所形成的,透過強調本身是獨立的民族,彰顯自己是獨立國家,不受外來政治力的干預。同樣,孫逸仙博士所著《三民主義》當中的「民族主義」篇章,也是有鑑於清末列強侵擾中國,所提出的思想。
德國受到一次大戰後列強《凡爾賽條約》的壓迫,終於逼出了極端民族主義的納粹政權,認為德意志是最偉大的民族,要讓德意志成為最強大的國家,再也不受別人欺凌。當時德國國歌的第一段便是:「德國,德國,凌駕一切,凌駕一切於世上」(Deutschland, Deutschland über alles,über alles in der Welt.)在這樣的背景下,「Nation State」(民族國家)的政治願景至此被推向顛峰,從而最接近德文 Reichsuniversität 詞意的英文就是 National University,並隱含「單一民族之國所建立的大學」之意。
可是納粹這些「帝國大學」(Reichsuniversität)建立在捷克、法國、奧地利、波蘭,這些國家的人怎麼會跟德國同一民族?我們常說「美國是民族大熔爐」、「臺灣是多元文化的國家」,然而民族國家(德文:Reich/英文:Nation State)強調「單一民族」的概念,是否讓事情顯得有點不對勁?
為了達成「單一民族」這個目標,實施的就是「民族主義式」甚或「種族主義式」的統治與宣傳,強調統一,忽略差異。納粹德國改建的「帝國大學」全部都蓋在外國的土地上,充分展現想要把異族同化成我族的霸道行徑(就像所謂的「漢化」),民族主義跟帝國主義此刻正躍動合拍,Reich 這個德文字也同時體現了這兩個面向,因此翻譯為「帝國」或許也瑕不掩瑜。
二戰的背景就是納粹德國和大日本帝國為了建立光榮的霸業,對內強化民族主義國族認同(納粹甚至為此進行了慘無人道的種族清洗),對外進行軍事侵略,終於引發各國圍攻制止。由此可見,民族主義(Nationalism,又稱國族主義)和帝國主義(Imperialism),常與種族主義、殖民主義、軍國主義、法西斯主義重疊,彼此沆瀣一氣、交相呼應,因此西方國家在戰後,對於有關「National」的字詞都傾向謹慎使用。
戰後大日本帝國改稱日本國,再也沒有帝國大學了;納粹瓦解之後德國捨棄了「Reich」這個國號,改稱 Republik(共和國),也再無 Reichsuniversität。這些在在都是去除民族主義/國族主義、種族主義、殖民主義、軍國主義、法西斯主義、帝國主義印記的表現。
當代歐洲的 National University
同樣屬於日爾曼語系的荷蘭文,在構詞法上也有所謂的「Rijksuniversiteit」(德文:Reichsuniversität;英文:National University),並且這樣的大學還出現在荷蘭以及比利時。(關於比利時的語區分布,歡迎參閱 〈【比利時語言】認識隱藏版的「德語系國家」,看比利時和德國的歷史糾葛〉一文)
比利時
拿破崙在布魯塞爾設立了一個法蘭西帝國大學(Université impériale)的分部(Académie de Bruxelles),然而滑鐵盧之役法國戰敗,這個分部在 1817 年也隨之關閉,新任的尼德蘭聯合王國(國土包含現代的荷蘭及比利時)國王威廉一世簽發詔書,將殘存的原帝大分部遷到三個城鎮去,設為三個國立大學:
- Rijksuniversiteit Gent 國立根特大學
(現在:Universiteit Gent 根特大學,位於荷語區) - Rijksuniversiteit Luik 國立列日大學
(現在:Université de Liège 列日大學,位於法語區) - Rijksuniversiteit Leuven 國立魯汶大學
早在 15 世紀初,魯汶即已由天主教會建成大學重鎮,國立魯汶只是在這個基礎上存在於 1817–1835 年間,後來逐漸演變成現在的法語魯汶(UCL)以及荷語魯汶(KU Leuven)兩所大學。
荷蘭
尼德蘭北部(今荷蘭)也在同樣的幾年內如法泡製,出現了三所國立大學:
- Rijksuniversiteit Leiden 國立萊頓大學
(現在:Universiteit Leiden 萊頓大學) - Rijksuniversiteit Utrecht 國立烏特勒支大學
(現在:Universiteit Utrecht 烏特勒支大學) - Rijksuniversiteit Groningen 國立赫羅寧恩大學
這三個城鎮和魯汶一樣,也是自中世紀以來就有了大學,只是 19 世紀該國內部的流行,才冠上「國立」字樣。荷蘭在 1970 年代還設置了國立林堡大學(Rijksuniversiteit Limburg)只不過設立不到兩年,就迅速改名為馬斯垂克大學(Universiteit Maastricht),同時不再使用「國立」。
到了20 世紀末,幾乎荷蘭、比利時所有的 Rijksuniversiteit 都去除了「國立」之名。國立赫羅寧恩大學(Rijksuniversiteit Groningen)是目前最後一所還保留「Rijks」(國立)名稱的大學。儘管如此仍不難看出,National University 在歐洲凋零的趨勢。
愛爾蘭
愛爾蘭國家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Ireland)是一個屋頂框架,旗下有四個成員大學:
- University College Cork - National University of Ireland, Cork.科克大學學院-愛爾蘭國家大學科克校區
- 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 National University of Ireland, Dublin.都柏林大學學院-愛爾蘭國家大學都柏林校區
- National University of Ireland, Galway.愛爾蘭國家大學高威校區
- National University of Ireland, Maynooth.愛爾蘭國家大學梅努斯校區
愛爾蘭為什麼在西方國家、在歐洲,會有這樣的逆勢操作?我們在下一篇文章會跟各位讀者繼續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