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家的學語言假說
上世紀語言學家史蒂芬·克拉申 (Stephen Krashen) 提出了學習語言的輸入假說,他認為語言學習是依賴可理解輸入 (comprehensible input),也就是學習者聽到、看到可以理解的單字或是句子,才能真正的學習到語言。例如你對法文完全不認識,你問一位法國朋友「現在幾點?」的法文怎麼說,或許你可以完美的跟他附誦一兩次 "Quelle heure est-il?",但你之後就忘了,因為這些字母的排列對你來說一點意義都沒有;而像是 "Bonjour" 這種簡單的打招呼,你或許就可以輕鬆的記下來,這個就是可理解輸入。
而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可理解輸入則可以形成 i+1 (interlanguage + 1) 的效果,意思是透過先備的語言知識來延伸學習更難的內容。像是當你了解法文中的 quelle 是陰性的「哪個」的時候,你就可以開始大概了解包含 quel、quelle 的句子,像 Quel âge as-tu? 。使用這種漸進式的方法學語言可以大大地減少查單字與解析文法的挫折感,因為每個字都有不同的意思和用法,牽扯到不同程度的文法時和會做更複雜的變化,學習者可能會在這種太多資訊與複雜結構的情況下難以學習。
因此,翻譯在學語言的道路上其實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翻譯有助於我們了解一個語言的邏輯還有這個語言與我們母語的差異程度。不過,由於兩種語言不可能完全逐字地翻譯,總是有些文法或表達方式上的差異,例如「我想你」在法文中就會說 Tu me manques (我缺少了你),而且你是最為主詞,像這例子學法文的人就必須要了解這種思維邏輯(當然如果你學過德文,這應該也是個可理解輸入吧)。
利用「滾雪球」的方式進步
在我對某一個外語有相當好的程度之後, i+1 是我非常喜歡也滿依賴的方法之一。所謂相當好的程度是大概了解 5000 個單字以上,這樣的單字量已經足夠日常生活使用,而且我也可以透過這些單字基礎去閱讀更多的書籍,以「單字滾單字」滾雪球的方式讓自己進步得更快,但也要特別注意和清楚自己選讀的內容。
使用 i+1 方法的缺點是,即使已經百分之百看懂每一個字的意思,我們仍有可能誤解句子的意思,也因此我建議學習者在初學階段先不要嘗試這個方法。舉個英文句子 "I can't put up with it any longer." 為例,初學者可能會以為這是打籃球時描述無法高拋傳球的狀況。
另外一個例子,如果今天有人用英文說 "We've all been there",英文初學者很可能會回覆 "Been where?",認為句子裡的 there 是一個實際的地方,但事實上這句話在許多情況中的意思是「我們都過來人」,there 在這裡比較像是一個狀況。舉這兩個例子只是要提醒大家特別注意語言學習中的誤解和障礙,在語言檢定考試中,這種考題也很常出現。
而隨著隨語言的掌握度愈來愈高,就可以開始挑戰慣用語,因為慣用語通常包含了許多文化的傳統與特性,除了文字表面的意思還有更深層的意義。學習慣用語不止可以認識一個語言背後的文化、歷史,更可以在跟當地人聊天時讓他們大吃一驚!
用外語思考 - 先請「翻譯」幫忙!
學習外語的時候,常常我們都聽說要「用外語思考」,但是多年固定的思考模式根本沒那麼簡單可以說變就變!不過我們可以教你如何一步一步做到。
重點就在於「反射作用」!簡單來說,把母語中常使用的表達方式、句子都翻譯成外語,而且進一步用外語回答,這聽起來好像是在硬背,但這跟試著要把書裡的對話背起來不一樣。研究顯示,把對話重複不斷地複習、聆聽並且實際去應用,遠比強背有用。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這麼大力推薦「間隔重複」的音檔。
要徹底讓間隔重複音檔產生作用,你需要清楚了解你正在聽的內容是什麼,也就是說,當聽到母語的內容後,你就應該要立刻知道外語會怎麼講。其實這就是「古典制約」理論,又稱為「巴夫洛夫制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瞭解巴夫洛夫是如何訓練他的狗狗的。
透過大量句子不斷地播放和練習,你可以自然而然地從中找到語言結構和瞭解字詞意義。在這過程中,我們建議不要太依賴書本和文字,因為這樣不僅無法專注,也會延長練習時間。翻譯,只是母語和外語的媒介,當你具備足夠的能力後,就漸漸地不須再藉助翻譯的幫忙了。不過在到達這個程度之前,還是多多利用翻譯吧!
延伸閱讀
1.【語言學習】如何學語言?
2.【語言學習】如何更有效的學習?3 個你該知道的研究
3.【2019 國際語言大會】與指標性語言學家 Alexander Arguelles 談語言學習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