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訪問到目前暫住德國、具備多種語言能力,並體驗過多國文化環境的臺灣人 - 馬頭先生,透過馬頭先生的訪談,讓我們一探多國語言學習者學語言的經驗及技巧。
多國語言學習者「馬頭先生」背景介紹
本文受訪者 - 馬頭先生於高中畢業後就前往法國就讀大學,主修數學和物理,現為德國美茵茲大學(Johannes Gutenberg-Universität Mainz)物理系博士候選人。
會選擇高中畢業後就到法國留學,主要是因為教育部有一個鮮為人知,但行之有年的計畫,讓高三生參加一個考試,只要考一科數學,這個考試為在四小時內用英文或法文寫八個證明題,送到法國批改,通過考試就可以由教育部公費送到法國唸大學。馬頭先生當時覺得自己的數學能力蠻好的,就去報考,結果就考上了,因此前往法國就讀大學。
Glossika 與「馬頭先生」訪談內容
Q1: 考上法國大學後,必須先學法文嗎?
🐴 對,我那時候不會法文,所以我整個高三下學期就請公假,搬到台北住,到台大旁的台灣法國文化協會(Alliance Française de Taïwan)上一學期 500 小時的法文密集班,他們的方法就跟德國這邊的語言班差不多,是用法文教法文,對初學者蠻辛苦的,不過半年過後全班的人都可以考到 DELF(法語鑑定文憑)B1 等級。(延伸閱讀:法檢 DELF B1 準備攻略,證明你的法文學習成果)
Q2: 除了法文課,你還會怎麽練習法文?
🐴 考上這個計畫的人沒有全部都出國,最後真的決定要去法國的,全國加起來只有五個人,所以我就跟這些同學練習,在平常就盡量互相講法文,硬講。另外我還會用簡單的法文書,一句一句朗讀出來,讓自己習慣法文發音的方式還有語感。
Q3: 陰錯陽差的從法國到了德國,與我們分享這段故事
🐴 我前前後後在法國待了六年,考過法文 B1 後就到法國唸預備班(classe préparatoire aux grandes écoles),相當於在臺灣的大一、大二,專攻物理、數學。
到法國的第三年離開預備班,轉入四年制的巴黎綜合理工學院(École Polytechnique)唸大三,取得工程師文憑(Diplôme d'Ingénieur)之後再到傅柯先生的母校巴黎高等師範學院(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就讀,取得理論物理學碩士。
本來想留在巴黎唸博士,畢竟文化語言都很習慣,但是指導教授申請經費出錯,導致我喪失當年度的申請機會,也是蠻怕家人會擔心的,因此開始狂找出路,甚至到義大利參加博士生入學考試。在出錯的一個月內就決定向德國的研究機構投履歷,希望立刻開始博士工作,不要再多等一年。
會選擇到德國,主要是因為巴黎綜合理工學院每年都有安排實習,第三年的研究實習剛好到了德國萊比錫大學(Universität Leipzig),在德國待了 16 週,對德國有一點認識,所以也不排斥去德國。
Q4: 在德國工作使用什麼語言?曾經學過德文嗎?
🐴 我在德國實驗室的工作語言主要是英文。巴黎綜合理工學院要求學生至少要修兩門外語,我選的是英文和西班牙文,但實在是太閒了,所以又再加選德文,德文學過一學期。之後我去萊比錫研究實習的時候嘗試用法文跟人家交換德文(因為沒人想交換中文),結果失敗了!因為語言交換的夥伴法文太好了,後來都變成用法文交談。
Q5: 沉浸式的環境真的對語言學習有幫助嗎?與我們分享你的經驗
🐴 剛開始到德國都是跟外國人住,但三年搬了三次家,現在有德國室友。我覺得有德國室友很重要,多虧他們,我的德文進步很多,畢竟早上起來就要應付室友(見到人總要講幾句話),晚上睡前也要聊上一、兩小時。他們有耐心聽完我講話,然後幫助我講出正確的句子,還會教我「Party 德文」,就是跟朋友哈拉、比較輕鬆的用法,像是「Alte! Was gibt?」或「Hey Jungs!」(註:老哥、老弟之類的),可以跟對方拉近距離。
我們還會聊到一些價值觀的事情,例如「德國人是否應該對自己的歷史自卑」,還有「物理學家怎樣看世界」微縮、粒子之類的。很多德國人不願意唱國歌、也不喜歡展現國旗,這跟法國很不一樣,很值得討論。還有物理學是我的專業,要努力不能講錯,也因為德文講得慢,自然而然就聊了很長一段時間。
總之就是盡量講德文,一抓住機會就練習,努力地利用環境練習德文,我學這個語言不是為了通過檢定或入學考試,主要是為了與人溝通。
我實驗室隔壁就是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Planck-Institut),那邊有很多外國人,所以有提供免費的德文課,就算你不是馬普所編制內的學生也可以混進去,沒人會在意。我的態度就是上課專心,回家不讀,反正不考試,主要的進步是來自於與人說話交流,博士生不太容易認識其他人,所以重點是去交朋友的。
Q6: 你精通英、法、德三種語言,在學語言上有什麼秘訣呢?
🐴 我高三的時候有請美國老師一對一練習口說,對考教育部計畫的面試很有幫助,不過我學法文之後英文就變很爛,講英文都有法文腔或法文的文法,現在講德文偶爾也是有這種問題。英文口說反而是在法國練起來的,因為當時預備班學生宿舍都是菜鳥,很多人剛來不會講法文。
如果一定要說有什麼祕訣,應該是我很愛與人交流!語言對我來說就是社交的工具。這跟我的個性有關,我很放得開,從小就喜歡演戲 (例如藝術課),多半扮演丑角,以前在臺灣的學校有校內電視台,我會去擔任節目主持人搞笑,小學的時候有競選自治市小市長,很會遊說讓大家把票投給我,但當選後又可以轉換角色正經做事。這些都很需要察言觀色、適應環境的能力。
Q7: 你待過法國和德國,你比較喜歡哪一個國家?
🐴 其實我不喜歡德國,食物難吃、天氣糟,放假也不知道可以去哪裡,離山海都遠。但德國的優點是薪水高、食物便宜、房價合理,因此適合存錢。學術資源豐富、合作單位多等等。
我還是比較喜歡法國,法國人比較熱情、有禮貌,上下公車也會跟司機致意一下。在德國人與人之間的應對態度往往很不自然,有時候甚至很怪,不曉得他們在演什麼蹩腳戲。法國人也會演,但是演得讓人舒服,法國人比較會引導對方講法文,德國人寧可直接講英文...... 我這是負面的意思,好像你拒絕讓我講你的語言一樣。
我很喜歡歐洲,因為歷史上很多新穎的點子,像是民主、人權、科學都是在歐洲起源的。之後若有機會,還是想回到法國發展,因為文化上熟悉,有朋友、有人脈,生活方式也是跟法國人相處起來比較舒服。最重要的是我高中畢業就到法國,成長懂事的那幾年都是在法國。
不過法國人唯一讓我比較不舒服的是喜歡開政治不正確的玩笑,有點種族歧視意味。他們的意思是,相對地你也可以開法國人玩笑,大家平等,但法國平時講究人權、民主,卻還開種族歧視的玩笑,讓我覺得很不舒服,這在德國就絕對是不行的!(延伸閱讀:【德國文化】這 10 件事在德國千萬不可以做!)
Glossika 幫你建立沉浸式的學習環境
Glossika 多國語言學習平台專門為了口說表達而設計,提供超過 60 種語言學習資源各上千句的句型鍛鍊,由淺入深,逐步為你打造流利的外語表達能力,幫助你建立沉浸式的學習環境,就像有個外語母語的朋友在你旁邊和你說話。如果你的英文、法文或德文已經有一點基礎了,可以試著用這個流利的第二外語來學習其他語言,用這樣的方式學習就不用擔心原本已經熟練的第二外語會慢慢退步。
Glossika 提供免費 7 天試用,不需事先提交信用卡資訊,不用擔心試用結束後會被自動收費,今天就來試試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