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歷史演變、文化交流和時代的進步,語言的使用習慣和發展都會受到各種不同文化的影響,也會帶動詞彙增加,就像我們在中文中所說的「拉麵」一字是來自日文的概念是一樣的。學德文時大家應該有發現很多字都是來自其他語言,這篇文章將和大家簡單地分享德文的外來語,也分享一些我學德文的經驗。

常見也常用的德文外來語

我們討論的是整個字從別的語言搬到德文中使用的情況,先不談德文字根或德文詞源。以下會就拉丁文、法文和英文對德文的影響簡單和大家介紹。

拉丁文

德文的外來語和外來語來源其實不少,如果我們把現今已視為死語的拉丁文也算在內的話,辭典裡頭也會找到,它可以是一個字或是一個成語,例如 das Alibi(alibi 是「不在場證明」的意思)、 vice versa(反之亦然)。醫學、生物的專有名詞或是以拉丁文寫成的學名也都包括在內。

就德文分成陰性、陽性、中性的冠詞來說,雖然沒有定律,但是從拉丁文來的外來語的確很常看到前面是中性的冠詞。

法文

在讀一些用字華麗的文學作品時,非常容易遇到法文字,例如精雕細琢出了名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托馬斯 ‧ 曼 (Paul Thomas Mann) 的筆下,包括服飾、建築物的某個部位、顏色、食物。前面三類可以視為專有名詞,又是年代較早的物品,確實艱難,尤其服裝,除非有這些專業,否則不大有機會用到。最後一類的食物倒是常見多了,例如 die Pommes frites(炸薯條)。

托馬斯 ‧ 曼 (Paul Thomas Mann)|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食物是有形體的,包含了各地的傳統,所以由德國境外傳入德國的食物,通常會直接使用跟來源地一樣的字,例如 die Chorizo(西班牙辣香腸)和 der Salami(義大利臘腸)。還有許多不發源自德國的菜色,德文本來沒有這個字,就像全世界都用日文喊日本的拉麵(ラーメン / ramen)和壽司(すし / sushi)。這都屬於日常生活能夠見到的,比起辭典,上超市或到市集逛逛,然後吃掉它,都比翻書查字典更能掌握。

英文

這就比較難界定範圍了,例如現在網路時代大家都會用的搜尋引擎之一的 google,有一個以德文的動詞規則(字尾 en 或 n)新造的字,googlen 或 googln 就是「使用google 搜尋」的意思,屬於口語字。

我在德文系唸書的時候,不只一位老師提過德文的英語化現象,當時就是指上述的情況,並非不好,只是這些新字都是外來語,英文的 internet surfing 變成「im Internet surfen」。這些外來語的使用率雖然很高,但是又不夠正式到適合書寫,也很難在德文中找到相對應的詞,所以時常需要建構句子來描述。

我對德文外來語的想法

學德文我覺得最有意思的一點是,明明在翻閱德文(德漢、德德為主)辭典、字典時,見到這些詞彙的附記發音方式,大部分都是來自這個字本身來源的語言,本來的唸法即使經過變音,唸出來還是會發現跟德文不太像。

不論哪個語言,有外來語都是很正常的,只是語種之間的界線、使用的時機,都需要謹慎對待才會精緻。

學德文文字的同時,記得也要增進德文聽說能力,Glossika 外語自學平台提供免費 7 天學德文,點擊以下圖片就能開始試用:

學德文


延伸閱讀

  1. 認識德文:人類歷史和科學不可或缺的語言之一
  2. 如何學語言?你必須知道的學語言 3 階段
  3. 提升外語程度的 3 個訓練方法
  4. 和英文及德文高度相似,荷蘭文比你想像中還要好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