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啤酒嗎?啤酒不但品牌眾多,隨著材料跟釀造方式的不同,種類也是千變萬化。而一說到啤酒,就很難忽略「德國」。這篇文章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德國人對啤酒的堅持,以及東征到亞洲的經過。
德國啤酒的小小法律史
德國啤酒舉世聞名,甚至還有專為規範啤酒所制定的法令。其中最知名的莫過於拜揚邦(Bayern,巴伐利亞)在 20 世紀初制定的 《啤酒純度條例》(Reinheitsgebot)
「Reinheitsgebot」這個詞語首見於 1918 年 3 月 4 日拜揚邦議會的討論之中。當時提案的議員是漢斯勞赫(Hans Rauch),同時身兼萬史提方農業與製酒學院(Akademie für Landwirtschaft und Brauerei Weihenstephan,現為慕尼黑工業大學/TU München 的一部分)的會計主任,他強調這項提案是出於 1516 年的一項傳統規定。
事實上,早在《純度條例》出現之前,19 世紀的德意志各邦就存在各式各樣針對啤酒進行規範的法令,直到 1871 年德意志帝國統一各邦之後,法令也未見統一。換句話說,按照《純度條例》,啤酒的定義從 20 世紀以來就是只能由啤酒花(Hopfen)、麥芽(Malz)、酵母(Hefe)和水(Wasser)這四種物質製成,才稱得上「純」。
德國人對啤酒吹毛求疵的程度之高,曾禁止其他國家把不符德國標準的啤酒製品以「啤酒」之名銷往德國,被當時歐洲共同體(今歐盟)的執委會(Europäische Kommission)具狀告上歐洲法院。歐洲法院在 1987 年判決德國敗訴,理由是德國這樣的禁令違反了歐洲共同體條約「貨暢其流」(Warenverkehrsfreiheit)的基本原則。
相關的啤酒法令在德意志帝國傾圮後,歷經了納粹、二戰、東西德等不同的演變,直到 2005 年德國聯邦國會才修正通過《啤酒通則》(Bierverordnung)通行全國,作為統一的規範。時至今日,由於德國人代代相傳的堅持,讓啤酒被視為一項重要的德國文化資產,並行銷全球。
德國啤酒遠渡重洋到青島
19 世紀末新帝國主義崛起,英法等歐洲列強爭相航向世界拓展海外殖民地,德意志帝國自然也不甘落於人後。可是,為什麼偏偏選中青島?
1897 年,遠在東方的大清國傳來消息,說是兩名德國傳教士在該國山東省的巨野縣遇害身亡(史稱「巨野教案」),這讓德皇威廉二世(Wilhelm II, Deutscher Kaiser)找到了遠征東方的絕佳理由。就後見之明來看,並非德皇一開始就特別偏愛山東半島這個地方,而是巨野教案的這場歷史偶然,決定了德國與青島相遇的命運。
德國於是揮軍進攻山東半島,佔領膠州灣,並以《德清膠州讓渡條約》(Vertrag zwischen dem Deutschen Reiche und China wegen Überlassung von Kiautschou,也稱《膠澳條約》)向清廷租借 99 年(原預計於 1997 年進行主權移交),成立德屬膠州灣租界(Deutsches Pachtgebiet Kiautschou),打算以青島為中心,建立一個「模範殖民地」(Musterkolonie)。
值得一提的是,《膠澳條約》正本由德、清雙方各持一份,而清廷的這一份跟 1842 年割讓香港的《南京條約》正本一樣,都由我國外交部帶到了臺灣,並雙雙寄存典藏於台北的國立故宮博物院。
德國人開始經營膠州灣租界,也逐漸把家鄉的風味帶到這個地方。1903年,德商便在青島設立「日爾曼酒廠」(Germania-Brauerei),以德式釀造的方法製作啤酒。只可惜這番光景並沒有維持太久,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軍從德國手中奪下膠州灣,順勢也接手了酒廠的生產線,並把日爾曼酒廠改名為「青島工場」,從此以後「青島啤酒」之名就不脛而走。
關於青島啤酒的商標也有過一番討論。現有商標是沿用自民國時代的中文威妥瑪拼音「Tsingtao」(青島),並沒有直接採用當時的德文拼音「Tsingtau」,後來也沒有改用中共普通話所通行的漢語拼音「Qingdao」,這樣的特色可說是標示著它的時代意義。
德國人離開青島之後,一百多年來日本人、中國人接續著在這裡生產啤酒,今天的青島啤酒到底還是不是當年德國人帶來的風味?還是更多已經變成了中國風味?喜不喜歡呢?可能只有每個人自己嘗試過後才會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