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習】翻轉傳統語言學習方法:善用外語習得、跟述練習和回音法
語言中的聽、說、讀、寫被稱爲四大技能 4 Skills,以考試導向的學習大多是偏重聽力、閱讀兩項輸入(Input)能力,而較容易忽略口說、寫作兩項輸出(Output)能力。這種學習方法導致語言學習者往往不太能用外語表達,也感覺自己好像不曾真正學會外語。
如果你正打算重拾學過的外語、想補救外語、又或者想嘗試學習別的語言時,嘗試不同的方法吧!這篇文章我們將介紹語言學習的輸入假說和輸出假說,接著提供可以同時練習聽力和口說的方法。
外語習得理論:輸入假說、輸出假說
輸入(Input)和輸出(Output)是外語學習領域的關鍵字,許多語言學家也投身研究。
輸入假說(Input Hypothesis):i+1 理論
史蒂芬.克拉申教授(Stephen D. Krashen)率先提出語言輸入假說(Input Hypothesis)。這個理論主張語言學習者如果想要達成學習效果,應該找到適合自己程度的語言材料(即為 Comprehensible Input,此處包含聽力和閱讀)。這個概念就是著名的「i+1」理論。
「i+1」之中的 i 代表已知的知識,數字部分則表示使用的教材的難度。如果學習者練習閱讀、聽力的教材難度是「i+0」表示跟既有程度相同;如果使用的是「i+2」的話,表示是較為艱深的程度,可能會因過於困難而阻礙學習者的效果。
「i+0」或「i+2」過猶不及,非但沒有成效、也沒有意義,「i+1」理論認為學習者應該選擇適合自己本身的教材難度,學習效果才能彰顯。而理想的難度應該要恰好比學習者目前的程度 i 更上一層。
輸出假說(Comprehensible Output Hypothesis)
繼史蒂芬.克拉申教授提出語言輸入假說之後,許多相關的研究如雨後春筍般提出。其中,麥瑞爾.史威教授(Merrill Swain)提出的輸出假說(Comprehensible Output Hypothesis)也很具代表性。
史威教授列舉輸出(Output)在語言學習中扮演的三項功能,分別是:
- 認知功能(Noticing function)
- 測試功能(Hypothesis-testing function)
- 語言內化功能(Metalinguistic function)
簡單來說,語言學習者在輸出語言(書寫及口說)的時候會牽涉到的層面其實很廣泛。比如,口說練習除了可以強化語言的流利程度,也可以讓學習者認知到對於目前能力跟目標語言的差距、甚至可以進一步測試自己的文法概念。
試試這 2 種方法學語言:跟述練習、回音法
語言學習者通常都會把聽、說、讀、寫四個部分分開練習,其實我們可以採取「分組練習」讓學習更有效率。將聽和說分成一組,讀和寫為另一組。以輸入(聽力)帶動輸出(口說),一次訓練四種能力,甚至會有相輔相成的效果,這麼說很抽象,不妨直接嘗試以下兩種方法吧!
1. 跟述練習(Shadowing)
跟述練習是口譯人員一定會使用的訓練技巧之一。這個練習除了可以內化語感,也能增強短期記憶力。重點在於學習者的聽力必須先跟得上語音材料,經過反覆的練習,將口說能力一併提升。
首先,要備有語音材料,比如說一段影片或是外語的聲音檔。仔細聽過一遍之後,嘗試跟著影片或聲音裡的語音複述。如果擔心跟不上,也可以將文字稿先讀過一次。
剛開始,我們建議你聽一句,說一句。熟悉之後,也可以嘗試不同的方法,比方說播放更長的段落後複述,或是縮短停頓時間,盡可能地模仿聲音檔原本的速度、語調。隨著練習次數增加,口說能力也會趨近於母語者自然的聲調。
如同我們在輸入假說段落中提及的「i+1」,記得挑選比自己的能力再難一點點的內容來練習。
2. 回音法(Echo method)
回音法和跟述練習相同,強調學習者要讓聽覺記憶帶領口說。不同的是,回音法在開口複述之前需要在腦海裡先想過一次。
因此你的第一步會是,先花大量的時間熟悉所選擇的語音材料。需要先聽過完整的聲音檔、讀過文字稿,確認自己對於文章的理解程度。再採用的不同的單位分解材料,不論單句或是段落,直到對於整個材料都熟悉之後,才著手進行之後的練習。每一次跟述音檔之前,記得要讓剛剛聽的語音像是按回放鍵一般在腦海中先迴響一次,這樣的停頓會讓你更注意接下來開口練習時的發音細節。
Glossika 結合了 i+1 和回音法
Glossika 的方法強調聽和說的練習,除了可以在平台上做跟述練習和回音法,我們也會透過演算法客製每一次的學習內容,並透過「i+1」讓每一次的練習都比前一次難一點點,慢慢跨大你的語言舒適圈。
如果你已經計畫要開始重拾語言學習,我們提供免費 7 天使用,只要註冊帳號就可以開始學習,註冊時不用事先填寫付費資訊,不用擔心試用結束後會被收費,現在就開始探索 Glossika 平台上超過 60 種的語言學習資源吧!